【好书推荐 | 观察一棵树NO.32 树梢上的中国】
在伐木者看来,
一棵古树是一堆木材的存储。
在科学家看来,
一棵古树是一个气象数据库。
在旅游者看来,
一棵古树是一幅风景的画图。
而在我看来,
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。
——梁 衡
《树梢上的中国》梁衡著
迄今为止,人与森林的关系已走过了两个阶段。第一是物质阶段,砍木头、烧木头、用木头;第二是环保阶段,保护森林,改善气候,创造一个适合人居的环境。但这基本上还是从人的物质生活出发。其实还有一个第三阶段,就是跳出物质,从文化角度去看人与树的关系。人类除了为生存而进行物质生产外,还进行着政治、军事、文化等方面的活动。树木、森林一直在默默地注视并记录着这一切。森林本身就是一个活的、与人类相依为命的生命体。它曾经是,现在也还是人类的家,如它消失,人类也必将不存。树木是与语言文字、文物并行的人类的第三部史书。所以本书的切入点是用老树来讲故事,讲正史上少有的,但又是名人、大事的故事。但绝不要没有史实根据的传说。作者的标准是很苛刻的,所选中的古树,从纵的方面看必须是历史里程碑;从横的方面看必须是当地的地标。
图:晨雾
所以这一本专题散文集,是从过去没有人用过的角度,来看环保、看生态、看人与树的关系。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新概念∶"人文森林"。【出版时间2018年8月第一版】
图:晨雾
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选题角度,书中所选取的树木多种多样,且来自全国各地。有槐树、榕树、银杏、柏树、腊梅、红柳、旱柳等树。作者本想采访100棵树木的,但由于时间等原因目前发表的有20余种,喜欢的伙伴可以阅读此书哦~~
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
书中有关于柳树的故事,现将左公柳摘抄部分来分享哈。
作者采访左公柳
时间:2013年10月22日
地点:甘肃省平凉市
清代的左宗棠是以平定太平天国、捻军、回民起义,收复新疆的武功而彰显于后世的。但是,他万万没有想到,自己死后谥号"文襄",而人们对他最没有争议的纪念竟是一种树,并不约而同地呼之为"左公柳"。可见和平重于战争,生态高于政治。环境第一,生存至上。左宗棠在西北的政治、军事建树历史自有公论,我们这里要说的是他怎样首创西北的绿化和生态建设。左到西北后发现这里的危机不只是政治腐败,军事瘫痪,还有生态的恶劣和耕作习惯的落后。大军所过之处全是不毛的荒山、无垠的黄沙、裸露的戈壁、洪水冲刷过后的沟壑。这与江南的青山绿水、稻丰鱼肥形成强烈的反差。左宗棠隐居乡间时曾躬耕农亩,他是抱着儒家"穷则独善其身"的思想,准备种田教书,终老乡下的。但是命运却把他推向西北,让他"达则兼顾天下",兼顾西北。而且除让他施展胸中的兵学、地学外,还要挖掘他腹中的农林水利之学。
面对赤地千里,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栽树,这当然是结合战争的需要(但古往今来西北不知几多战事,而栽树将军又有几人?)。用兵西北先要修路,左宗棠修的路宽三到十丈,东起陕西的潼关,横穿甘肃的河西走廊,旁出宁夏、青海,到新疆哈密,再分别延至南疆北疆。穿戈壁,翻天山,全长三四千里,后人尊称为“左公大道”。1871年2月左下令栽树,有路必有树,路旁最少栽一行,多至四五行。这是为巩固路基,“限戎马之足”,为路人提供阴凉。左对种树是真有兴趣,真去研究,躬身参与,强力推行。他先选树种,认为西北植树应以杨、榆、柳为主。河西天寒,多种杨。陇东温和多种柳,凡军队扎营之处都要栽树。他还把种树的好处编印成册,广为宣传,又颁布了各种规章保护树木。史载左宗棠"严令以种树为急务","相檄各防军夹道植树,意为居民取材,用庇行人,以复承平景象"。他实行的是严格的责任制。左每到一地必视察营旁是否种树。在他的带领下,各营军官竞先种树,一时成为风气。现在平凉仍存有一块《威武军各营频年种树记》碑,详细记录了当时各营种树的情景。由于这样顽强地坚持,左宗棠在取得西北战事胜利的同时,生态建设也卓有成效。
而左宗棠在西北到底种了多少树,很难有确切的数字。他在光绪六年(1880)的奏折中称∶只"自陕西长武到甘肃会宁县东门六百里……种活树二十六万四千多棵”。其中柳湖有一千二百多棵。再加上甘肃其余各州约有四十万棵,还有在河西走廊和新疆种的树,总数在一二百万棵之多。而当时左指挥的部队大约是十二万人,合每人种树十多棵。中国西北自秦之后至清代共有三条著名的大道。一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的驰道;二是唐代的丝绸之路(巧合,丝绸之路在宋元后已经衰落,它的重新发现并命名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新著《中国——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》首次提出,其时左宗棠正埋头在这条古道遗址上修路栽树); 三就是左宗棠开辟的这条"左公绿柳之路",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的西北公路建设基本上是沿用这个路基。三千里大道,百万棵绿柳,这在荒凉的西北是何等壮观的景色,它注定要成为西北开发史上的丰碑。
在清代以前古人写西北的诗词中最常见的句子是:大漠孤烟、平沙无垠、白骨在野、春风不度等。左宗棠和他的湘军改写了西北风物志,也改写了西北文学史。三千里大道,数百万棵左公柳及陌上桑、沙中湖、江南景的出现为西北灰黄的天际抹上一笔重重的新绿,也给沉闷枯寂的西北诗坛带来了生机。一时以左公柳为题材的诗歌传唱不休。最流行的一首是一个叫杨昌浚的左宗棠的部下真实地感叹∶
"大将筹边尚未还,湖湘子弟满天山。
新栽杨柳三千里,引得春风度玉关。"
杨并不是诗人,也未见再有其他的诗作行世,但只这一首便足以让他跻身诗坛,流芳百世。自左宗棠之后,在文学作品中,春风终于度过了玉门关。
尾声
人类从森林中走来,森林是人类的家。但是,自从人类走出森林,进化为有改造自然能力的人,就开始了对森林的利用、掠夺和破坏。人们以各种理由摄取森林资源,如建筑、家具、烧火、垦荒、战争等等。而当这个"家"被破坏得满目疮痍,不能再遮蔽风雨时,才大吃一惊,又回过头保护树木,重建生态平衡。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就像无知的孩子,森林像一个慈祥的母亲,一直注视着他的悔过、进步,记录着他的举动。
从森林保护的角度来讲,引入了人文概念,增加了人们对树木的敬畏感、亲近感,将极大地减少破坏;从文化保护角度来讲,引入了绿色的人文记录和森林因素,在我们身边立起了许多本活的史书,增加了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国家人文历史教育基地,将极大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。
最后作者提出创立“人文森林学”,实施“人文森林工程”,倡导“重回森林”生活模式。他说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唇齿相依,唇亡齿寒。人类既是森林的朋友又是森林的大敌,通过人文森林的推行,化斧锯为甘露,必将带来绿色满人间。
文中未标注的图文均来自梁衡老师《树梢上的中国》一书